軸承是機械工業(yè)使用廣泛、要求嚴格的配套件和基礎件。軸承頻繁更換會變得非常麻煩,這也是一種故障的表現(xiàn)。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首先,我們要知道軸承是否應予報修的具體方法,以便判斷。
1)利用軸承工作狀態(tài)監(jiān)控儀器,利用諸如鐵譜儀或SPM或I-ID—1型軸承工作狀態(tài)監(jiān)控儀器來判斷軸承的工作狀態(tài)和決定軸承何時應予報修,這是最方便也較可靠的方法。如當使用HD—1型儀器時,當指針由警告區(qū)接近危險區(qū),而在采取改進潤滑等措施后指針并未返回時,便可判明是軸承本身的問題,此時可趁尚未進入危險區(qū)時,將軸承報修。究竟距危險區(qū)多遠開始報修,可由經驗調整。利用這樣的儀器,可以充分利用軸承工作潛力,及時將軸承報修,并可避免故障發(fā)生,是安全而經濟的。
2)利用簡單工具監(jiān)聽,在不具備上述儀器的場合,操作人員可以手持圓棒或扳手等工具抵觸最接近軸承的機器外殼部位,將耳朵恥于工具上監(jiān)聽由工具傳來的軸承運轉聲,當然使用醫(yī)用聽診器改裝也可以。正常的軸承運轉聲應當是均勻,平穩(wěn)不刺耳的聲音,而不正常的軸承運轉聲則有各式各樣的斷續(xù),沖擊性或刺耳的聲音。首先要習慣于正常的軸承運轉聲,然后就能把握判斷不正常的的軸承運轉聲,而后通過實踐經驗的累積,又進一步能分析出什么樣的不正常聲音對應于什么樣的軸承不正,F(xiàn)象。軸承不正常聲音的類別很多,難于言傳,主要靠經驗累積。
軸承頻繁更換故障排除表
|
序號
|
軸承頻繁更換原因
|
解決方案
|
1
|
潤滑脂或機油失效,型號選用不對
|
詢問油商決定正確型式的潤滑劑
|
2
|
低油位或潤滑脂不足
|
潤滑油必須低于最下面一個滾動體的中心;軸承箱內滑脂約填充1/3到1/2空間
|
3
|
軸承內部間隙不適當如軸受熱時受熱膨脹
|
選用合適內部間隙的軸承,如從標準級改成C3或C3改成C4
|
4
|
潤滑劑受到臟物,砂粒,碳粉等異物污染
|
清理軸承箱,更換新的油封或改良油封,注入新鮮潤滑劑
|
5
|
水,酸,油漆或其他腐蝕性物質進入軸承箱
|
裝置保護性的防塵蓋或甩塵環(huán)
|
6
|
軸承箱扭曲變形或內孔不圓,過小
|
測量軸承箱內孔尺寸并車削,非固定端軸承由圓柱滾子軸承改為深溝球軸承可能導致箱孔內緊或小
|
7
|
組裝軸承前軸承箱沒有清除干凈
|
清理干凈軸承箱并加入新鮮潤滑劑
|
8
|
氣流通過時導致軸承漏油如通風機的氣流流過軸承
|
安裝擋風板使氣流轉向,可能的話使用潤滑脂
|
9
|
軸承交叉定位
|
在軸承盒和盒蓋法蘭之間加入墊片以釋放軸承上的預加載荷
|
10
|
一個軸上有兩個定位軸承,過量的軸向膨脹導致導致軸承內部間隙不足
|
將任一軸承箱的端蓋外移,并用插入墊片來調整軸承外圈的軸向間隙,使軸承能夠自由的軸向移動
|
11
|
軸頸太小或頸定套筒鎖緊不夠
|
噴涂軸頸表面并研磨至規(guī)定尺寸或重新鎖緊套筒
|
12
|
緊定套筒過分鎖緊
|
放松固定螺釘和套筒,重新鎖緊至足夠的緊力,但必須要保證軸承能夠自由旋轉
|
13
|
機油從軸承箱分隔面流失過多
|
使用薄層的密封涂料將有助于防止漏油。不要使用調整墊片,必要時更換軸承箱
|
14
|
機器不平衡負荷過大,或軸承孔太大
|
重新平衡機器,或更換準確孔徑的軸承箱
|
15
|
由于軸和軸承箱孔的變形導致軸承上的復合分配不均
|
重新加工軸和軸承箱孔以獲得適當?shù)男螤詈团浜。但通常需要更換新的軸或軸承箱
|
16
|
不適當?shù)妮S臺肩支撐引起軸的彎曲
|
重新加工軸的倒角以消除應力,可能需要加軸肩卡環(huán)
|
17
|
軸承在軸承箱內支撐不足,導致外環(huán)扭曲
|
重新加工軸承箱的倒角以消除應力,可能需要加軸肩卡環(huán)
|
18
|
軸肩與軸承密封摩擦
|
重新加工軸肩消除摩擦
|
19
|
軸承密封件變形
|
重新加工軸承箱空肩部以避開軸承密封蓋
|
20
|
軸和內圈變形,軸承內圈不均勻膨脹
|
重新加工軸倒角以獲得適當?shù)闹?/font>
|
21
|
軸承盒和外圈變形,軸承被擠壓
|
重新加工軸承盒倒角以獲得適當?shù)闹?/font>
|
22
|
旋轉油封或甩塵環(huán)摩擦靜止部件
|
檢查旋轉油封或甩塵環(huán)的運轉間隙以避免摩擦,防止不對心
|
23
|
油位不正確,軸承中沒有潤滑劑
|
清除油位計中氣孔的堵塞物,使油位顯示正確
|
24
|
軸承和軸不同心,或軸和軸不同心
|
通過調整墊片調整軸承之間的對位,或改善軸與軸之間的對中精度
|
25
|
恒油位杯安裝過高或過低,或安裝在與軸承轉向相反的位置
|
靜止狀態(tài)時油位不高于最下方滾動體的中心,或將恒油位杯安裝在與軸承轉動方向一致的準確位置
|
26
|
機器的其他運動部件與靜止部件相摩擦
|
檢查動靜部件之間的配合間隙
|
27
|
軸承安裝方法不正確,錘擊軸承
|
更換新軸承,規(guī)范軸安裝
|
28
|
軸承接觸型油封過度磨損導致潤滑劑流失,污物進入
|
更換新油封,清理軸承箱并重新注入新鮮潤滑脂
|
29
|
軸肩或箱孔肩或鎖緊螺母不垂直與軸承位
|
重新加工零件以獲得良好的垂直度
|
30
|
軸頸加工尺寸過大導致軸承內部間隙過小
|
研磨軸頸使軸和軸承獲得適當配合
|
31
|
軸承箱孔的材質過軟受力后導致軸承外圈在箱孔內打滑
|
擴大箱孔并加入一個銅質襯套,然后加工銅質襯套至合適尺寸
|
|